發熱電纜地暖輻射供暖系統是目前應用量最大的一種電采暖方式。一直以來,國家沿襲下來的集中供暖方式讓水暖在國內可謂“獨霸天下”,電采暖則伴隨著一些進口產品的涌入而逐漸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隨著近幾年的推廣和市場培育,發熱電纜地暖大有異軍突起的勢頭。一個業內人士對其市場定位做了這樣的描述:“在北方發熱電纜是城市熱力管網的有益補充,在南方發熱電纜則是采暖的重要方式”。就如同地暖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齊政新所言,發熱電纜地暖不可能成為整個供暖形式的主流。但是在非主流的位置上,它也必定會迎來一份屬于自己的春天。
發熱電纜有幾個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電暖好還是水暖好?進口的一定好過國產的?工程和個人哪個是它的市場重點?制約它推廣的障礙都有哪些?下面我們就循著這幾個問題,來觀察一下發熱電纜地暖這個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發熱電纜地暖VS低溫熱水地暖
自電采暖這種方式進入國內,關于水暖好還是電暖好的爭論就一直存在。具體到地暖領域,發熱電纜好還是低溫熱水好也是很多消費者的困惑。而專家介紹,其實水暖和電暖并無優劣之分,它們各有優缺點,關鍵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
目前,水地暖因其價格低廉以及北方供暖管網的發達,在應用數量上還占據著優勢地位,但是,在供暖管網達不到的地方、別墅樓、高檔小區等地,通常用的都是發熱電纜。同時,伴隨著一些地方實行電采暖低谷用電優惠,發熱電纜讓人“生畏”的運行費用問題也隨之得到了解決,這也為發熱電纜的推廣增加了很大的助力。據相關人士介紹,在目前的采暖市場上,北方的發熱電纜比例可能占到采暖市場的三分之一,在南方,這個比例則達到二分之一甚至更高。
發熱電纜進口產品VS國產產品
發熱電纜地暖國內市場是由一些進口產品開掘出來的,因此在市場上,這些來自國外的品牌長期以來也在市場上占據著領導地位。雖然安澤等國產品牌的影響力在逐年擴大,但是目前的發熱電纜市場,就如同一位國外產品代理商所言,“進口產品仍是主流”。在他看來,國產發熱電纜憑借其強有力的價格優勢,已經在市場上形成了與進口電纜的競爭。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是產品質量還是目標客戶群,兩者都還存在差異,所以競爭態勢尚未十分緊張。但是隨著以后的發展,兩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則是可以預見的。
而一些國內發熱電纜的生產廠家也認為,雖然前幾年國產的電纜因為故障率高在用戶心中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前故障頻出的冷熱線接頭和護套耐溫和抗老化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擁有國內發熱電纜第一品牌之稱的安澤電工就自信自己的產品品質絕不比進口的差,甚至還好于一些國外品牌。但幾十年來消費者因受國產假冒偽劣產品的侵害,產生的進口產品好的觀念一時半會還不會改變。該公司副總經理張竣業介紹,目前國產電纜產品在北方市場上有相當大的競爭力,但是南方市場以及一些高檔住宅進去的還比較少。
發熱電纜工程市場VS零售市場
發熱電纜應用比較普及的一些國家,他們大部分的用戶都來自于個人。但在國內目前的發熱電纜地暖市場中,工程項目依然是主導,個人購買雖然潛力巨大,但是尚處于起步階段。而對于工程而言,有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政策、競爭都不甚成熟的狀況使得很多發熱電纜地暖工程項目的利潤,在短時間內都被限制在相對不高的范圍內,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斷涌入其中,所以個人市場的培育將是以后發熱電纜地暖的重點市場。雖然現在發熱電纜的用戶還都集中在采暖公司,個人購買的份額很少,但是隨著用戶的了解,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自主安裝。
發熱電纜推廣障礙
發熱電纜對于國內很多消費者來說還屬于新鮮事物,畢竟集中供暖所采用的水采暖方式已經深入人心。所以目前消費者對于電采暖,對于發熱電纜地暖都還處于一個認知度不高的狀況,而這直接影響著這一新興采暖方式的推廣。因為,它進入我國的時間不長,一些觀念上的“堅冰”還等待著融化。
一位來自發熱電纜產品推廣一線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在產品的銷售過程中發現,大家在發熱電纜的安裝及運行費用和系統的安全性上都已經不存在擔心,隨著宣傳和一些成功案例的示范效應,很多消費者已經了解到發熱電纜技術在國外是經過幾十年驗證的成熟技術,而且它還兼具節能和環保的優勢。作為推廣人員,他們最擔心的是個別媒體和相關部門在電采暖上的導向錯誤,同時還擔心暖通行業中一些人類似“電暖干燥、水暖濕潤”這樣的惡意中傷。
還有業內人士坦言,國內的電容量也算得上是障礙之一,很多樓盤的入戶電容量不夠直接導致發熱電纜的安裝使用。除此之外,在北方城市,已有的熱力管網也是一個屏障,既然管線已經鋪設好了就不能不用,而且相關行業標準中也建議,只有管網覆蓋不到的地方才考慮使用電暖。
除了上面的幾點,張竣業還專門強調了對目前市場規范程度的擔憂,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在他看來,發熱電纜表現良好的市場形勢讓一部分行業企業不做長期打算,有些甚至抱有“撈一把就走”的心態,這就導致他們中的一些做出對行業發展不利的舉動。“有西南及北方的生產廠家,所生產的產品根本不符合行業標準的要求,但因為市場缺乏規范,經常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甚至有公司在出現質量或其它問題之后,另起爐灶組建新公司。”而有些國外產品的中國代理商也存在“打擊別人,抬高自己”的行為,這對行業來說,都是相當不利的。